催眠小知識

催眠是甚麼

 

追溯催眠之源

hy

催眠是甚麼狀態?用甚麼方法進入催眠?
催眠是一種半夢半醒的狀態,以下是三種最普遍的方式導入催眠:

1. 清醒到模糊
催眠師會給予個案直接或間接的催眠暗示或引導提議,令客人慢慢從清醒狀態轉而合上眼睛,輕鬆地進入催眠狀態。

2. 清醒狀態
催眠師在客人清醒狀態下也可直入催眠暗示,令到客人不知不覺地進入催眠狀態。

3. 舞台催眠
在舞台表現的時候,催眠師會在環境中營造氣氛,並對觀衆表現出一種強大的震懾力,在短時間中獲得觀眾信任,再給予一些強烈的暗示,讓觀眾自願而迅速地進入深度催眠狀態。

image_share_1537861735051 (2)

雖然催眠嘅效果像是很神奇,但係真正主導的是被導者而不是催眠師。因為催眠的目的是要幫助客人達成目標,而催眠師只是運用一些暗示技巧,將重要信息直入客人的潛意識裏裡,幫助他更容易達成目標。例如是體重控制,催眠師幫助受助者減低對食物的慾念,也會令客人吃得緩慢一些,又或者增強做運動的意欲,令客人在運動時候加速流汗及加快新陳代謝,協助個案身心一致達成修身目標。

所以催眠暗示是一種高度有效影響潛意識的方法,除了修身,還可以增加自信、細胞康復及減輕焦慮等。

催眠1

家利用催眠有多長的歷史?

18世紀早期催眠很受社會爭議嘅,直至1950年,美國醫學會及英國嘅醫學會勻已將催眠認可為有效的抒緩治療方法。現在西方的催眠專業團體也十分盛行,很多醫生、護士、牙醫、精神科醫生、社會工作者、心理學家也會運用催眠作為臨床治療的一種技術。

說到催眠的歷史,在中世紀時代,當有人出現心理疾病,可能是患上「歇斯底裏症」,當時的人會認為是被惡魔纏身,會請巫師來醫治,後發展為由神職人員去驅魔。這些治療的形式中,皆有催眠的語法、意念及效果。

18世紀時候,有一位維也納醫生叫梅斯默,他研究用動物磁力理論來醫治疾病,在很多大型外科手術上也有用催眠幫助病人紓緩痛楚。

到19世紀,有位蘇格蘭醫師叫布萊德,他在醫學上正式運用催眠,被稱為催眠之父。

心理學之父弗洛伊德也都曾經熱衷地提倡用催眠醫治心理病,衹是後來放棄了。

sigmund-freud-1

直至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,當時缺乏藥物止痛,很多人患有精神方面的問題,很多臨床心理醫生和心理治療師皆透過催眠醫治心理患疾,獲得《美國醫學協會》肯定催眠為一種有價值的醫療方式。

在20世紀,精神科醫生艾瑞克森研究催眠,做了大量臨床治療,成為當今極具影響力的催眠治療宗師,在臨床醫學及心理治療的發展上有重要的影響。

繁